人工智能时代速录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
速录速记行业,古已有之,对于人类智慧成果的保留与传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亚伟速录的运用范畴最为广泛,大到国家领导人出访会谈、各类国际研讨会议记录,小到节目字幕、网上直播,它的应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开设了亚伟速录课程,并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法律、文秘、中文、工商管理、新闻、计算机等多个专业。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传统模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出了崭新的挑战。现如今,以“科大讯飞”、“微软语音”等为代表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庭审、会议、采访等各行业的广泛运用,对于传统人工速录技术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更有甚者,甚至提出“让速录师下岗”这样的过激言论,这也给速录教学实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诚然,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确能够更为迅速、准确地对标准化特定个体语音进行识别处理,但在短期内要想完全取代传统人工速录技术,笔者以为,并不现实。人工速录技能有其自身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与传统人工速录技术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主要为了实现语音转文字的准确记录目的,而后者则是将“人”与“机”融为一体,“接收-处理-输出-校对”高效完成,以其专业性与识别性确保记录的准确性。简而言之,两者相比,人工速录除了记录之外,需要对语音或文字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后再输出为文本,即多了“加工”这一步骤。其次,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往往较为复杂,很多时候对原始语音或文本进行“加工”必不可少。一是针对口语化严重或是演讲水平不高的场景。若是原封不动地输出发言稿成文,无论对演讲者的自身感受,还是受众者的接受效果,都不是很友好。二是针对方言较多的场景。诚然,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已考虑纳入方言识别的功能,并通过招募方言公益人等活动进行优化,但是识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我国方言文化丰富繁杂,诸如浙江省,省内即使同一地区不同村镇的方言都存在不小的差别,再加上发言人自身的口音误差,要做到既能准确识别发言内容,又能保持发言人语意的原汁原味,仍需要速录师进一步的“加工”。三是针对发言时的噪音等设备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智能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时候会场会出现诸如会场充斥其他噪音,话筒设备受到电波干扰,发言人远离话筒,发言音量轻等问题,进而影响机器识别的效果,这时,速录师运用自身的速录经验对文字语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于文本的准确输出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输出文本的整洁和美观,也是智能语音技术所不及的。对于阅读者来说,有逻辑层次,角色分明的文稿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能够识别文本,但当下对于不同说话者无法进行区分,对于不同内容无法主动分层分段,严重影响文本的可读性。人工速录技能则可以在接收文本时,通过即时“加工”,分角色、分段落、分层次地对文本进行细化处理。
但面对AI新时代的挑战,各行业对于速录人才自然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作为独立学院,如何紧贴行业与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地域与学科特色,进行相关课程改革,是当前务须面临的问题。
一、《速录实训课程》的当前困境
笔者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自身实际教学情况,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法学专业为例,对独立学院开设《速录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当前困境进行深度分析,认为课程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一)授课对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首先,人工智能时代下,日常接触到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应用的便利性,客观上影响学生对于课程本身的态度。例如,笔者所在的法学院在大二暑假开设专业见习环节,学生均利用暑期赴检察院、法院及律所等单位进行体验式见习。虽然法检在招录相关司法辅助人员时,对于书记员的记录速度设有考核要求,但由于适格人数限制及软硬件成本问题,并未在浙江省范围的法检系统内部强制推广亚伟速录机极其相关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项技能适用度上的客观评价。其次,速录实训课程定位属于实践拓展课程,非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联系度与衔接度不高,影响学生的重视程度。再次,学习内容难度低但速度要求高,重复提速练习过程中可能挫信心、无耐心,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最后,职业技能进入门槛低以及相关职业成长空间较小,也造成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一方面,该课程在大多职业技术学校中因为实操性强均有所开设,熟能生巧,技术性要求较低,比对之下,造成本科学生心态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封锁了传统的书记员在一定条件下转任法官的渠道。依往年就业数据统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选择成为聘任制书记员多为缓兵之计,就业积极性构成威胁,多数通过法考或考公,转任其他岗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