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杂志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法学院校要重视人才

 

核心提示: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消解同质化竞争。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学习参与者,在制度或者行为上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受众,更不是观众。

许中缘。受访者/供图

记者|庄德通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1996个字,预计阅读需6分钟▼

2020年12月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普及化新阶段,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多样化、学习化、个性化、现代化四个主要特征。

个性化教育日渐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近日,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结合中南大学法学院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了他的人才个性化培养观点。

人才个性化培养充分实现自我发展

“法律人的个性就在你的判决书中,就在你的辩护词中,就在你的真知灼见、你的举手投足中,彰显你的‘绚烂'、你的严谨、你的智慧。你与众不同,又与众相同。”在中南大学法学院2020年新学期开学典礼致辞中,许中缘在一篇题为《法科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的院长寄语中如是说。

在许中缘看来,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本质是挖掘其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充分发展。为什么注重人才个性化培养?因为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人才个性化培养还可以克服高等教育均等化、同质化弊病,大学扩招使高等教育小班教学变得相对困难。如何在有效的资源使用中,使每个人兴趣特长、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人生理想?这需要高等教育充分开展个性化培养。”许中缘说。

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有效化解“内卷”,消解同质化竞争。“‘内卷'更多地存在于群体蜂拥而至,是竞争无差序的反映。而个性化培养强调主体自我认同,鼓励个体发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分散同一路径下的选择,甚至开辟新赛道,以此缓解同一领域的供需矛盾,避免出现低质、重复、无效竞争。”许中缘说。

许中缘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使个体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个性化培养恰恰可以有效挖掘个人潜能,通过促进整个社会良性竞争而化解“内卷”。许中缘认为,大学教育并不能等同于知识教育。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身上具有的潜力,要充分激励学生自由探索的欲望、为学生自由探索创造条件。

如何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许中缘说,关键在于建立与人才个性化培养相适应的制度,普及个性化培养的教育模式,建立更科学的考核机制,构建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

个性化培养也要强化集体合作

个性化培养会不会引发“个人主义”?对此,许中缘表示,人才个性化培养不同于“个人主义”,前者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钻研学习, 基于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合作、共生、共荣发展;后者忽视团队合作,仅强调个人贡献、价值。

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许中缘以近年来中南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一系列学科竞赛为例介绍,“在比赛中,如果团队成员过于计较自身利益,则不可能拿到更好的成绩。只有每一个成员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团队才会取得一流的成绩,个人水平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许中缘介绍,近年来,中南大学法学院学生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了近10个一等奖,这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关系密切。因此,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另一面其实是集体观念、参与意识和奋斗精神,每一个个体在参与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集体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教师应与学生“同向而行”

在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许中缘表示,中南大学法学院办学理念中,将教师与学生定位为“两个中心”,即教师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学院以教师的发展与需求满足为中心。

在师生关系上,中南大学法学院正积极建构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互惠互赢的制度,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同向而行”。“在教师学生成长指导方面,我们不只一味强调教师的付出、奉献,而是将人才培养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待遇提升上,以此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学生培养。”许中缘说。

上一篇:四川面向全国遴选组建法学教师专家智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