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杂志

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抗争研究

 

当前中国的社会抗争问题日渐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诸如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学、管理学、文学、人类学等社会学科在这块学术热土上都有着各自的播种、耕耘和收获。① 综合国内外诸多与“社会抗争”具有相似性的概念谱系,在中国的历史—社会情境下,本文将“社会抗争”界定为有许多社会个体参加的,具有很大自发性、持续性、对抗性的挑战或支持国家的制度外利益诉求行动。这样一种表述是开放性的,注重社会抗争的“名”和“实”的结合,关于这一点将在后文社会抗争的性质研究中集中论述。尽管学科之间是相互贯通和勾连的,各学科对社会抗争这一主题的研究时常相互借鉴彼此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并由此形成了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交叉学科,但基于各学科对社会抗争研究的内容、出发点和方法的侧重点不同,特别是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社会抗争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其一,社会抗争的性质研究,包括社会抗争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结构和功能;其二,社会抗争的动因研究,包括社会抗争为什么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即社会抗争的发生原因和动力机制问题;其三,社会抗争的治理研究,包括社会抗争的预防、处置对策等方面。鉴于各学科对社会抗争的研究内容在上述三个领域上各有侧重点,同时研究方法也有差别,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源于研究的学科就社会抗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具体地讲:在社会抗争这一主题上,社会学研究更多地是从社会出发,研究社会作为结构因素与社会抗争的关系;法学研究更多地是从公民出发,研究公民作为主体因素与社会抗争的关联;政治学研究更多地从国家出发,研究国家作为制度性因素与社会抗争的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公民(主体)—国家(制度)的出发点和方法的不同在研究内容上又有最直观的体现。因此,本文将当前国内中国社会抗争研究按照学科的分界,选取研究比较集中、成果较多的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这三类学科,主要通过考察基于不同出发点和方法下各自视野中的既紧密关联,又各有千秋的社会抗争研究,希冀清晰明了地理解当前中国的社会抗争。

一、社会抗争的社会学研究:生发原因与动力机制

中国社会抗争的社会学研究由来已久,这一则源于西方社会学对社会抗争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成熟,尤其是关于西方社会运动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以北美的资源动员理论和西欧的新社会运动为代表的理论流派,因此,国内社会学者能够将这些理论引介到国内,结合中国情境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二则,国内社会学对社会抗争问题的关注也是基于学科本身的定位,社会学必然要立足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的结构分化和利益多元条件下,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上访、维权等社会冲突和矛盾问题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发展。鉴于这两个层面,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抗争研究在出发点上主要是立足于社会本身,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等因素对社会抗争的结构性影响;在方法上也更多地对具体的社会抗争事件做案例分析,通过微观分析挖掘抗争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主要聚焦于前文所述中国社会抗争研究的第二个领域,即社会抗争的动因研究,包括社会抗争为什么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即社会抗争的生发原因和动力机制问题。

1.1 生发原因:变迁——结构——话语

社会抗争的生发是由于社会结构性的、经济体制性的、国家制度性的、文化价值性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当前社会抗争中的群体性事件为例,有学者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参照群体理论、谣言流通理论、权威接受理论、价值累加理论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简要剖析,解释当下中国群体性事件出现和扩散的多种原因。① 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不过,社会学研究社会抗争的生发原因非常注重社会结构性因素,强调社会变迁和转型带来的社会结构和阶层的断裂、失衡、博弈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增多,转型社会的利益冲突和和谐需要通过重建社会实现基础秩序再造。② 孙立平的著作具有代表性,包括“断裂、失衡、博弈”三部曲:《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秩序”姊妹篇:《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详细地讲,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涉及政府公信力弱化;群众利益被侵害且诉求受阻;收入差距过大,分配凸显不公;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分化与冲突;部分群众法制观念较淡薄;政策不够公开透明等。③ 闫纪建:“社会学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概言之,中国转型期冲突性集体行动社会情境可以被概括为:转型时期导致社会不公正的结构再造;日益明显的相对剥夺感与阶层意识;民众利益表达途径的梗阻,包括政党利益表达制度的困境、信访制度的缺陷、人民代表大会的利益表达制度之名与实、政治协商制度的局限、民间社团的生存空间狭窄等。④ 曾鹏等:“在集体抗议的背后——论中国转型期冲突性集体行动的社会情境”,《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2期。

上一篇: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路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